隨著全民對抗衰老、抗氧化的關注逐漸提升,越來越多人開始意識到,抗衰好像單靠維持外表的年輕就能夠真正抗衰老,而是需要從內到外兼顧才能有效保養。那麼由內而外的抗衰老究竟該怎麼做呢?今天我們就從抗衰老的四大類別,來了解如何從多個面向,讓自己不再只是維持外在的年輕,還能同時保持身體健康,讓體年齡也能跟上視覺年輕的趨勢!
抗衰老的四大類別
1. 治療性抗衰老:及時發現與治療
在傳統的觀念,常常都是身體出現毛病,再去尋找病因與治療方式,這種屬於對已發現的問題進行治療改善,如:骨骼損傷去施打PRP、糖尿病藉由胰島素控制血糖⋯等,這類型的抗衰老雖然是及時發現並治療,但畢竟疾病已經發生,且靠著藥物治療可能會影響生活品質,會增加未來產生併發症、副作用的可能性。
2. 生活習慣改變:預防疾病與老化
後來隨著養身概念的盛行,普羅大眾也開始注重生活習慣,透過改變平常的習慣,慢慢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來預防疾病與老化。許多研究報告顯示,遵循早睡早起、飲食均衡並有定期定量的運動生活,都能有像降低罹患慢性病或一些疾病的風險,且能延緩身體的衰老。
3. 體內抗衰老:健康飲食與保健品
體內抗衰老在現今相當熱門,如這兩年相當流行的NMN,都圍繞在這個議題當中,主要透過食用或一些補充點滴攝取健康因子。體內的抗衰老也包括:健康食療法、營養保健品、抗衰老點滴或精力湯⋯等,都屬於此類抗衰老保健方式。
4. 外在抗衰老:醫美保養療程
外表抗衰老就是大家熟悉的醫學美容保養,藉由施打填充物、微整、或是手術方式來維持視覺的年輕。如:使用一些安全合格、具有抗老因子成份的保養品,或是接受玻尿酸、肉毒桿菌、伊蓮絲、音波拉提、電波拉皮⋯⋯等,具有刺激本身膠原蛋白增生,以及立即呈現效果的醫美微整療程來達成目的。
幾歲之後需要開始注重抗衰老議題
當聽到「抗老」二字時,相信許多人會疑惑,到底幾歲以後才需要開始預備呢?人體的老化從25歲開始且逐漸加劇,抗衰老屬於預防醫學的一環,因此當然是越早開始注重身體的變化,讓身體保持在一個平衡的狀態,對我們都是百利而無一害!
亞健康族群更應該注重抗衰老
相較於糾結幾歲應該開始抗老,其實亞健康族群更應該注重這個議題。目前全世界人口普遍面臨這個狀況,因著日常生活習慣、工作、睡眠不足等,對身體的破壞遠大於補充,常會面臨到如:肌膚狀態不佳、過勞有睡眠障礙,或身體不好容易感冒等問題,這些病灶雖然不會立即威脅到生命,卻嚴重影響了生活品質,因此別再覺得「抗衰老」只是年紀稍長後,才需面臨到的課題,而是每個成年人及早都要去養成的習慣。
體內抗衰老與醫美微整的關係
抗衰老不再只侷限於外表年輕的維持,更該注重體內身體各項機能的狀態健康與否,外表進行醫美微整,若同時顧及體內環保,亦有1+1>2讓外在效果維持更加持久的功效,因此想要保持視覺的年輕化,同時注重體內外的健康,以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自然能讓效益更加成
註:任何療程皆會有其醫療風險,以上資訊為相關療程之輔助說明、衛生教育及醫療知識分享,僅供參考。施作任何醫美療程前,應親自接受專業醫師諮詢診斷後,再行確認進行療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