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今醫美診所林立,保養自身狀態、維持青春視覺,也近乎成為全民基本功,如同時尚與美妝一般,逐漸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。在追求美麗的同時,網路的醫美資訊也常常暗藏玄機,我們應該保持警覺,了解前往醫美診所時,如何正確態度面對醫美療程。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些醫美行業常見的諮詢,並宣導大家以正確的諮詢態度,讓大家追求美麗的同時,能夠更加明智地做出選擇。
7個常見的醫美諮詢陷阱
1. 現在剛好有活動很便宜
當你聽到這樣的話語,心中可能會泛起一股急切感:「這麼便宜,不做對不起自己!」但若被衝動消費沖昏頭,不妨先冷靜一下。許多醫美診所,會用這樣的促銷手法來吸引顧客,但這並不代表該療程就適合你。優惠可能是誘人的,但更重要的是:療程的適宜性與安全性。花時間做詳細的研究和諮詢,切勿因為價格的誘惑,而忽略了對療程的理解,以及醫生的專業評估。
2. 忽視風險、只講好處
任何醫療程序都有其風險與副作用,醫美療程也不例外。部分診所可能會傾向,只對你描述那些耀眼的好處,來美化療程效果。然而作為一個理性的消費者,你有權知道所有可能的結果,包括那些不那麼令人愉快的部分。在決定接受任何療程前,要求醫生提供完整的風險說明,並詳細討論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。最常見的例子,就如隆乳手術以及微整填充,在選擇隆乳假體/各種醫療材料時,一些諮詢師可能會,一味推崇某一種療程或醫材,而沒有詳細分析不同醫材的優缺點。
3. 你現在就需要(強迫推銷)
遇到醫美顧問或醫生,強烈推薦某些療程時,也須保持警覺。真正專業和有道德的醫者,會根據你的需求和狀況,來建議適合的療程,而不是一味地推銷。如果感到壓力重重,那麼這可能是一個警訊。做出任何決定前,請給自己足夠的時間,去考慮和比較不同的選擇。真正專業有保障的諮詢,會根據我們想要改善的問題、以及自身的缺點,與我們充分討論,並提供合適的治療方案,而不是一味地推銷該診所熱門、或極力想銷售的課程。
4. 立即見效、馬上有感
醫美療程除了一些填充性治療,其餘往往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顯現效果,而且每個人的身體反應也有所不同。如果有人承諾你「立即見效」或「馬上有感」,則須保持懷疑。即使是最有效的療程,也需要時間,讓身體適應並展現出變化。不要被過度的市場宣傳所影響,真實的效果可能會因個人差異而有所不同。重要的是要有實際且合理的期望,並且瞭解真正的美麗是循序漸進的。
5. 療程無痛,沒有恢復期
這是一個常見的誤導。即使是最先進的技術,也很難保證完全無痛且沒有恢復期。每個人的痛覺敏感度和恢復速度不同,無痛和快速恢復並非所有人都能經歷的。診所可能會為了讓療程,聽起來更吸引人而低估痛感和恢復期,所以在進行任何療程前,一定要問清楚,可能會遇到的不適感以及恢復過程,並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出判斷。
6. 明星網紅都在做
“名人效應”是一種強大的心理誘導手法,我們容易會因對名人的崇拜,來誘使我們跟隨他們的行為。然而,明星或網紅的選擇未必適合每個人。他們的生活方式、皮膚狀況和個人需求,可能與你不太一樣,需要改善的狀況也不一定相同。專業的醫美應該是客製化的,而非一種療程適用所有人,讓專業醫師評估,並慎選治療方式才是醫美的真諦。
做醫美療程前,建議有的5個正確諮詢態度
1. 仔細說明自己的問題與需求
在醫美諮詢過程中,第一步應該是準確且詳細,向醫生描述你所關注的問題。如你對肌膚的哪些不滿意(細紋、皺紋、色素沉著),或者對身體其他部位的顧慮,比如:想要改善輪廓或者是減少脂肪等。清晰地說明這些問題,會幫助醫生更好理解你的需求,進而針對性地提供適合的治療方案。
2. 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,明確跟醫師表達
在諮詢醫美時,應該有一個明確的目標。你應該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一種自然的改善,還是希望有較為明顯的變化。這個過程,不妨帶上一些參考圖片,作為你期望效果的視覺說明,但同時也要聽從醫生,對於這些期望是否現實的專業評估。醫生可能會根據你的膚質、年齡、生活習慣等因素,給出專業的意見。這一步驟會攸關醫師對設定合理預期與最終滿意度。
3. 根據專業提供的建議,選擇合適的療程
醫美專業人員基於他們的知識和經驗,會為你提供一系列的療程選項。當你仔細聽取這些建議時,應該考慮它們是否符合你的預期,以及是否適合你的生活方式和預算。相對地,我們也要避免跟風,只是想變成某個人,或是因為KOL的宣傳或廣告,執意做不合適的治療。
4. 絕對不跳過與醫師諮詢的步驟
在醫美療程中,與醫師的諮詢環節,絕對是不可以被忽略的一步。很多的醫美糾紛,都是因為雙方對期望預期的不對等,若你不清楚所有可行的療程選項,而直接接受療程,那麼一旦效果不如預期,就容易產生不可挽回的情形。況且,諮詢時間也是你提出任何疑問,對療程進行深入了解的好機會。任何成功的療程,建立在雙方良好溝通的基礎之上。
*雅里絲診所的諮詢流程,在諮詢師詢問完患者需求後,由專業醫師第一時間給醫療建議,而非諮詢師提供療程方案,讓你的美麗之路更安心。
5. 不以費用作為療程選擇標準
在台灣,許多人容易忘記,醫美也是醫療行為的一環,卻將其誤認為商業行為。越小資的患者,越喜歡以價錢去做療程篩選,但大家不妨想想,為什麼每個診所的報價會有差異,一樣的東西成本大同小異,其實多數的費用,關鍵在於醫師的技術費不一樣,醫美應該是買醫師的技術,費用則來自「經驗、美感、技術」缺一不可。
療程費用固然是考慮因素之一,但它絕不應該是選擇醫美療程的唯一或主要標準。更關鍵的是療程的安全性和效果。選擇價格過低的療程可能會帶來風險,如使用非法或低品質的產品,或者經驗不足的操作人員進行療程,這些都可能對你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脅。
追求美的同時,我們不應該忽視醫療的本質。只選擇合適的療程,面對醫美諮詢時,保持清醒的頭腦和理性的判斷很重要。回歸本質,美應該是一種健康、安全且能帶給人自信的狀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