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音波打了沒效?攸關膠原蛋白與溫度的神秘關係
經過之前幾篇文章的詳細介紹,相信大家也對電波與音波的作用原理、適應症都相當清楚了。不過在進行療程前,想必大家仍會擔心,電波音波打了到底有沒有效?這個問題的答案,就要回歸使電音波具備改善鬆垂垮問題的關鍵:「刺激膠原蛋白增生」。而要如何刺激到膠原蛋白,則是與「溫度」息息相關!
膠原蛋白和溫度的神秘關係
膠原蛋白是肌膚裡最豐富的結構蛋白,能維持皮膚的結構和彈性,但一旦我們人過了25歲之後,膠原會隨著老化不斷流失,導致各種老化現象產生。當膠原蛋白受到溫度刺激時,它可以重新排列與增生,從而改善肌膚的緊緻度和彈性。然而,這種刺激需要在適當的溫度範圍內發生,以確保療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
根據研究顯示,膠原蛋白的變性點(即蛋白質結構發生變化的溫度)約在58-60°C之間。在這個溫度範圍內,膠原蛋白的分子結構會發生變化,從而刺激膠原蛋白的增生和重組。然而,過高的溫度可能導致膠原蛋白變性和周圍組織燙傷的風險,過低則無法有效刺激膠原蛋白的活化。因此,想要電波和音波療程效果好,溫度的控制是最重要的課題!
影響電波音波療程效果的因素
由於我們臉部不同區域的肌膚,皮膚厚度都不同,能刺激到膠原蛋白增生所需的能量也不一樣,要如何將溫度精準控制在這個範圍,療程有效又不造成傷害,跟 1. 儀器本身的能量調節、2. 療程條數評估、3. 不同部位的施打方式、4. 探頭深度的選擇與計畫都有關係,當然最重要的仍是*醫師對患者皮膚狀態的判斷與施打技術*,都需要非常豐富的經驗累積才能精準評估!
療程條數評估與耐痛有關?
另外電音波效果與施打條數的關係,還有一點會影響醫師評估後給患者的建議,就是患者的年齡、膚質及本身對痛覺的耐受力。療程施打過程中,要讓膠原溫度提升到58度,有些人可能可以一百發就達成,有些人對痛覺敏感,可能需要兩三百發才能到達有效溫度,因此在評估療程時,這些複雜的條件都是我們應該考慮的因素,甚至哪些部位應該怎麼打、哪些位置應該避開、需要打幾條,都要親自確認過肌膚狀況才知道,當然無法輕易在網路上諮詢就給出精準的療程建議。
總而言之,電波與音波想有良好的術後效果,非常需要醫師能對能量的控制(讓溫度精準刺激膠原蛋白增生),以及施打深度的掌握(打到理想位置不傷及其他區域),越有經驗越熟練的醫師,不僅能讓術後的持久度提升,也會減少肌膚瘀青、施打過程不痛的機率!